9/11美國夢魘觀影記錄(1)
2023年9月25日(一)
9/24是我第一是看這部影集,9/25晚上吃飯時又看了一次。看的過程我一邊查了很多資料一邊記錄下來,當作我剛入學研究所對蒐集資料、資料整理、藝術史複習還有記錄的一個訓練。
【National Geographic的《9/11 美國夢魘》心得與其餘資料紀錄(1)北塔記錄】
資料大多查詢於National Geographic《9/11 美國夢魘》特輯、維基百科《911襲擊事件》、《世界貿易中心》、《波音757》、《波音767》、《航空煤油》。
部分事件資料參考《我在案發現場》、《台灣啟示錄》、《空中浩劫》。
這邊大多都以我們常見的各單位做記錄與探討,而能探討的細節太過多我們分篇做心得記錄與探討。
為逝世者哀悼,願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National Geographic的《9/11 美國夢魘》大多採用當時倖存者、警消與記者的口述記錄去構成整部紀錄片。錄片詳細的解說為何記者能第一時間捕捉到事發過程,一開始主要像2014年高雄氣爆事故一樣警消們在處理曼哈頓通報瓦斯外洩而趕往監測數值,所以當時媒體與警消都在曼哈頓中心(媒體通常與警消之間有聯繫,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各地區發生事情而趕往作報導,可參考《我在案發現場》,主持人陳豐德常採訪資深媒體記者與各部門警消,而監測處理等過程應該各國都大同小異,參考《我在案發現場》「如果有地獄,那裡就是」高雄氣爆奪32命!地裂一瞬間、火焰衝上15層高|高雄氣爆.上)。
這邊提一下原世界貿易中心其實是六棟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其一號大樓(稱為北塔)與二號大樓(稱為南塔)為最高建築,被稱為雙子星大廈,為建築師山崎實所設計,設計時間雖為20世紀後期但是是現代主義建築(雖20世紀中後期後現代主義崛起,但山崎實本身是現代主義的建築師,而當時大多大樓因為經費、實用性、還有高度記錄競爭等等,大多還是會是玻璃與鋼筋還有提倡永續性的現代主義建築,而當時雙子星大廈就超越了帝國大廈的高度記錄成為當時最高的建築)。
美航11號班機(波音767-223ER)被劫機後於塔台之間有幾次連繫,後來失去聯繫後美方空軍有派出兩台F15原要做自殺式攔截卻趕不及,於早上8:46撞擊北塔93至99樓,而波音767本身為廣體雙引擎客機,其載客量為181至375之間,被劫機的美航11號航班為國內航線,機上人數92人,含38,000公升航空燃油(這邊不確定式航空煤油還是航空燃油,但目前民航主要應該都是使用航空煤油JET A-1,美國大多使用JET A),以時數748公里的速度撞擊,導致其結構受到損毀,而高載量的燃油因為高速撞擊產生的爆炸迅速燃燒(不確定是否像威爾康餐廳事件一樣有地毯與易燃物導致火勢快速蔓延與高溫悶燒),電梯都停擺與大樓結構受損,警消與辦公人員都僅能透過逃生樓梯做撤離,而當時年代手機並不普及,部分樓層辦公人員並未及時撤離、救災的警消還在疏散民眾時,北塔於
上午10:28倒塌(房屋結構受損會導致鋼筋的受力分配不均,或是上層主要支撐的梁柱損毀無法支撐重量導致下方的梁柱超過負荷,可參考《韓國三豐百貨倒塌事件》),其倒塌也造成附近建築物損毀與警消和民眾被粉塵與鋼筋水泥掩埋,傷亡人數慘重。
2001年那年我已出生,不過當時才2歲這件事並未讓我有過多印象,但我喜愛看紀錄片、社會案件報導、航空新聞等(航空新聞皆來源於《機長說什麼》的翻譯與整理,還有Youtube頻道《哥布林》,這讓我不喜歡與外界接觸的我開式慢慢地與社會和歷史接軌,這些慘痛的歷史造就了人類的進步(有人說人類總是學不會教訓、歷史不斷重演等等,我並不認為,在這些人民與各國權威的批判與國際法庭下勢必會做出改變,只不過後來發生的意外被拿來比較被說成歷史的重演)。
《9/11 美國夢魘》我目前看了兩次(我相信還會更多次),對於其延燒與崩塌的問題我還存有很大的疑慮,但我很敬佩警消人員的救災精神,全部電梯都停擺的情況下使用逃生梯走上高樓救助民眾,而其中更多患難見真情的部分,傷者互相扶持、上司疏散了所有下屬自己卻沒能逃出、救護人員在大樓倒塌後時被強制撤離卻還堅持回去找尋他的同事等等。而之中更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像是發生重大災難時,出現過多的傷患這時會以標籤區分救護緩急(可參考日本影集《空中急診英雄》,部分教科書以及童軍或軍事訊練應該會有教),火災發生時要往低處逃生且不可搭乘電梯,任何事故現場都不該圍觀(除非你有著救護員資格或是有過專業訓練,若不能提供幫助請將現場留給專業人員,避免破壞現場與干擾救助)。
第一篇小心得、整理與各種可以參考的資料附註於內文。
過幾天應該會有第二篇吧,我想再多重看幾次,應該會又有更多的感觸與想法。
願逝世者安息,願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2023年9月26日(二)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