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社會菜鳥 的日記

2024年6月19日(三)
制式的規定是一板一眼的,彈性的流程是因人而異的。

必須要符合提交文件的時間及規格,但怎麼去「符合」就看個人了。
最後編輯2024年6月19日(三) 12:16

2024年6月17日(一)
不是學生的身分,而是職員。

正因為不再是學生,變成學生求助的對象,我必須得能夠面對問題,並且「找到解決辦法」才行。

還不是很熟悉遇到問題時,第一步怎麼處理,因為目前對於工作內容還是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直覺反應總是有些慌張,但仍是得鼓起勇氣去問相關執掌人員,並且釐清。

在這過程中,會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和想法,浪費我的心力,比如:「這樣問會不會很笨?」、「這件事情到底怎麼一回事?」、「對方會不會覺得我很煩?」、「這樣處理對嗎?」、「效率是不是太差了?」……諸如此類,幾乎是反射性的自我質疑。

腦袋很累,因為一邊要吸收新的東西,一邊無意識的產生自我質疑,也因此除了要有意識的去讓自己不要再想這些有的沒的,同時還要絞盡所剩不多的腦汁去盡可能好好的回應對方。

結束與他人的對話之後,才比較能靜下心來把新得到的資訊整理成自己能懂的內容加以吸收,討厭的是,通常這時候比較知道自己哪裡不清楚,導致需要再次詢問對方的時候,剛剛的腦內風暴又會再來一次。
最後編輯2024年6月18日(二) 13:09

2024年5月7日(二)
因為上一份工作的關係,讓我覺得不想再浪費時間,有好多明明更想做的事情,因為時間卡在公司而沒有心力執行,現在終於空出時間了,我也想真正去安排那些事,去嘗試規劃自己的一切。

如果沒有寫下來,那些想法往往一閃即逝,所以我得趁著記憶猶新先紀錄下來:

1. 規律作息
2. 整理房間
3. 販賣二手物品
4. 研究手工藝
5. 為創作品經營一個社群帳號
6. 畫圖、畫素材
7. 在休閒時間盡情玩耍
8. 建立運動習慣
9. 多練習表達自己,例如:溝通、寫作

接下來大約有兩個月的時間建立這些,如果能夠堅定且順利進行,或許之後也不用再受僱於人了,而這也是我最希望的。

上次懷有這麼企盼的心情,是在我決定離家考大學的時候,結果是我成功達到目標了。
最後編輯2024年5月8日(三) 00:05

2024年5月6日(一)
最後半天,希望一切順利。

-

結束了,但還有聯繫。
最後編輯2024年5月6日(一) 15:55

2024年4月30日(二)
當能夠真正擺脫「標準答案」的時候,才會切身感受到「自由」的世界。

如果只差一步就能碰觸到,那還要怎麼往前呢?

應該就是——找到自己。
最後編輯2024年4月30日(二) 19:11

2024年4月29日(一)
內部人員調動後,有良心的人離開了。

果然直覺不對最好先跑,免得拖拖拉拉,還要整理一堆交接資料。

之後要專心規劃和實踐我的生活了。

基本上我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收入。
最後編輯2024年4月29日(一) 12:45

2024年4月26日(五)
今天有叫物流來辦公室收貨並送貨。

因為物流人員是午休時候來,於是主管傳訊息給不在辦公室的我,說物流人員來了,感覺像是我要回去自己把貨拿給物流人員。

但主管也知道有出貨這件事,也知道我放在倉庫,而我另外也與另一位同事說好,中午的時候互相幫忙拿給收貨人員。

實際上出貨這件事是沒問題的,但主管是說不知道我有和另一位同事說好幫忙的事,而我應該要和他說。

如果是我,就會直接把貼好託運單的貨件一起拿給物流人員,等午休結束再和出貨的人回報一下就好。

感覺不開心的地方是,雖然出貨的目的達成了,但仍有疏漏的地方,可是之前都沒有提出過,一直都是我能出貨就可以了。
而且這一點,也不希望是這樣表達,應該是用問資訊的方式,而非像是指責我沒有主動提出,讓我現在感覺有點莫名其妙的不開心。

就算是因為要交接好了,也沒有說現在開始,就要每件事都鉅細靡遺的交接吧。這些我也都會寫在交接檔案內呀。
最後編輯2024年4月26日(五) 12:47

2024年4月24日(三)
——很抱歉在這個時候提離職,但我已經思考很久了。

如果眼睛終究會壞掉,那我寧願是畫圖手作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到瞎掉,也不要是在上班用電腦做無聊的事到瞎掉。

就算我會窮死,那也希望是為了甘願的事物付出,而不要是為了他人的期待,苟延殘喘的為著不是自己期望的未來努力。

每個人生來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不要侵犯彼此的領域,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成長;不要干涉彼此的選擇,為雙方留下喘息再合作的空間。

這樣就是最好了。
最後編輯2024年4月24日(三) 12:47

2024年4月20日(六)
高壓
最後編輯2024年4月20日(六) 10:11

2024年4月12日(五)
工作就是工作——也許我這幾天才算是對這句話有了初步認知。

不需要個人意志存在,只要想怎麼把工作做完、做好就好了。不需要考慮喜不喜歡,也不用管擅不擅長,工作就是必須做的事,不可以逃避。

遇到任何事情,感覺導致難過、生氣,那就是帶了個人感情,但這對「完成工作」沒有幫助。

該關注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自己。

意識到自己像小孩子一樣的受情緒左右,確實是還不成熟。而這也不是不能改變,主要是盡量抽離自己的情緒,為工作考量多一些,時刻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讓其他人也能工作順暢,自然就沒什麼問題了。

理想上應該是這樣。
最後編輯2024年4月12日(五) 12:41